2014年3月23日 星期日

議論文寫作指要

Lester Chan

  升上中學同學便要開始練習寫作議論文其內容表達俱與小學慣寫的記敘描寫與抒情文體迥異而自有一套行文方式以下是撰寫議論文的要訣同學可資參考

、 立場清晰一致

  整篇議論文就是要支持作者立場(即作者對論題的看法)作者對某一論題,是同意?反對?同意此方面而反對彼方面?認為若干情況下可行而另一些情況下不可行?抑或認為無可無不可?下筆前先想清楚,然後在文章清楚告訴讀者──這是最基本要求,並須提供理由支持該立場。

  舉例說,若題目問「是否同意在公眾場所禁煙」,同學的立場可以是:
  1. 應在公眾場所全面禁煙。
  2. 不應在任何公眾場所禁煙。
  3. 應在某些公眾場所禁煙,但另一些公眾場所則宜豁免。
  4. 禁,可;不禁,亦可。兩皆無妨。
  5. 須按若干現實條件作決定(例如煙民人數、大眾及商家對法例接受程度、對經濟打擊有多嚴重……),依情況而決定。
  當然立場必須前後一致。以下臚列一些立場前後矛盾的例子(由同學在考試時親筆提供),給同學參考,大可引為殷鑑:
  1. 「(文首)人性是善是惡?這問題沒有一定的答案。……(文末)可見人性是善良的!」
  1. 人性是天生的,人性包括二種特質,就是動物性和社會性。而動物性是先天的,社會性則是後天的。

  2. 「在食物鏈中,每一環節的關係都相當明確。……只有人類和其他環節的關係是不明確的。……人類是每一環節食物鏈的狩獵者。」
     4. 「中國近年經濟急速起飛,而由於人工低,物價低,很多外資企業都搬到中國設廠,造成別國污染情況改善的假象。」

按:這句矛盾之處較隱晦同學可想想依作者意思別國的污染情況到底有沒有改善?

  同學未想清楚自己立場是甚麼即倉促下筆就容易寫出這樣的矛盾文字不可不慎 

 理由充分

  兒童階段未懂為自己想法給理由,「好」、「不好」、「應該」、「不應該」,全憑感覺判斷;但既趨近成年,任何主張,自須提出充分理由支持,有所據而言──這是思維成熟的標準,也是議論文 的要旨。所謂理由充分,意所提供的資料,足以令所支持的看法很可能確當,甚或必然確當。而理由的形式,通常是(一)列舉事實資料(作者聽聞的資料,又或作 者的親身經歷)、(二)引經據典,以先哲義理月旦議題,又或(三)援引或虛擬例子以檢視某些原則是否確當。當然,所陳理由如何推論出文章立場,必須教讀者 明瞭;要做到這點,從理由至結論(即文章立場)的推論過程,務須周詳地層層寫出。


  筆者試就往年公開試題目「有人說:『豐裕的物質生活就是最美好的生活。』你同意嗎?試談談你的看法。」為題撰寫段落,例示如何鋪陳理據:

  (一)列舉事實資料 

  要申論豐裕生活不就是最美好的生活可援引事實資料如下:

「衡量生活有多美好的一個標準是感覺有多愉快──若然終日困愁了無生趣,那是無論如何稱不上美好的。然而物質生活豐饒富裕,不一定比簡樸生活愉快。2006,英國萊斯特大學公佈『世界快樂地圖』跨國研究的結果,排列各地人民快樂程度,發現物質生活普遍簡陋的不丹,人民快樂程度高於生活基本富足的英、美、香港等地方。事實上,富者亦有感情、家庭等各方面不一定能用金錢解決的煩惱;縱然富者排解生活難題的能力大概較貧者為高,但已足以令豐裕生活不一定過得比儉樸生活愉快美好。」

(二)引經據典,借鑑先哲義理

可闡明先哲義理與己見相合:

「富裕的生活,固然美好,孔子亦說:『若富而可求,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論語.述而》)但既有『可求』之條件,即表示財利以外,尚有原則需要恪守,因此才有下句:『如不可求,從吾所好。』孔子欣賞『富而好禮』(《論語.學而》),就明示豐裕生活以外,仍須修養品格。詩經《大雅.靈臺》所述周文王事蹟,正是此理:『經始靈臺,經之營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經始勿亟,庶民子來。王在靈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鳥鶴鶴。王在靈沼,於物魚躍。』孟子在〈梁惠王上〉為之解釋說:『文王以民力為臺為沼,而民歡樂之,謂其臺曰「靈臺,謂其沼曰「靈沼,樂其有麋鹿魚龞。古之人與民偕樂,故能樂也。』文王生活愉快美好,不只在於有靈臺、靈沼等物質享受、感觀歡愉,更因其躬行仁義,故能與眾人同樂。可見豐裕生活仍有所欠,修德與眾同樂才會過得美滿。」

   (三)援引或虛擬例子以檢視某些原則是否確當
   
  例如要說明生活豐裕未必就過得美好大可鋪陳以下例子引導讀者做「思想實驗」: 

即使生活豐裕然而物質生活以外各方面均有所欠亦可過得毫不美好試設想一個人旦夕投入工作努力賺取厚薪過豐衣足食的生活然而因此熬壞了體虛力弱繁重工作以外無暇消遣鬆馳以致精神緊張枯燥鬱悶亦無時間陪伴家人朋友空虛寂寞心事只得抑壓在心無從傾訴這樣的生活不見得美好,更遑論『最美好』了。可見『豐裕的物質生活就是最美好的生活』之說,並不恰當。」

三、 結構有序 
   
  要讀者明白文章所表述的思想內容文章結構必須井然有序建議依以下結構撰寫:

第一部分:論題背景、該論題如何重要[可略]作者立場

第二部分:為立場提出理由(即論據)層層推出結論(即立場)

第三部分:為相反立場設想可能理由再予駁斥

末段:總結理由重申立場臚列懸而待解的問題[可略],展望未來情況[可略]

  結構如此清晰老師讀得明白自然易給高分

、 多訓練思考

  陸遊說:「工夫在詩外。」其實任何文體,何嘗不是如此?議論文要表達的,是作者的思想。倘使作者思想淺薄、迷糊,又或偏頗失當,則筆下文字自然也是如此。

  要思想清晰、嚴謹、精闢,平日宜多訓練思考。訓練思考的一個方法,是多讀報章,接觸時事與輿論,刺激思考;有了想法後,檢視其理由,以及可能的反對理由, 衡量該想法是否合理,是否符合事實,是則可作自己現時的立場。同學亦可修習正統思考方法,瞭解語理分析,包括演繹、歸納等邏輯法則,令思辨嚴謹(可參考港 大劉彥方教授與浸大陳強立教授所寫的《思方網》,寫得淺白而脈絡分明。網址:http://philosophy.hku.hk/think/chi/。)

  同學循以上方法摛詞綜理,撰寫議論文章,自然得心應手,佳篇可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